筑创知产服务网,专业的全方位行业服务平台

刑法213条司法解释第二百一十三条

简介:刑法213条司法解释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中使用与其注册商标同样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解释]此条是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罪及其刑罚的规定。商标是商品的标记,是商品生产企业为了维护自己商品的信誉,使用文字名称 ...

刑法213条司法解释

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中使用与其注册商标同样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解释]此条是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罪及其刑罚的规定。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是商品生产企业为了维护自己商品的信誉,使用文字名称或图形,经向我国商标管理机关申请注册,获得商标专用权。我国早在1950年就公布了《商标注册暂行条例》,1956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准许,由国务院公布了《商标管理条例》,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共和国商标法》,随后,国务院出台了《商标法实施细则》。

这些规定,对加强商标管理,维护企业信誉,鼓励企业开创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凡经我国商标管理机关注册登记的商标,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举动,不仅严重影响到其他企业的商品信誉,并且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的竞争秩序,必须予以惩处。

根据此条规定,构成本罪应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未经注册商标人许可。“注册商标所有人”,即商标注册人。在我国,凡依法提出商标注册申请,并经商标局批准的,该商标注册申请人即成为注册商标所有人。本条规定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是指行为人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时,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同意。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根据《商标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商标注册人能通过签署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方式,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如果行为人已得到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而只是未按法定程序办理有关手续,不能觉得构成犯罪。

2.构成本条规定的犯罪,行为人在客观上要实施了在同一种商品中使用与别人注册商标同样的商标的举动。即商标相同,使用该商标的商品为同一类型。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有。如果行为人在同一种商品中使用与别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是在类似商品中使用与别人注册商标同样的商标,或是在类似商品中使用与别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均属商标侵权行为,不构成本罪。

3.根据此条规定,行为人的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根据最高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这里的“情节恶劣”,主要是指个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等情节。

此条对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犯罪的处罚分为两个级别:即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实践中,如果行为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涉嫌犯罪的,应按照刑法规定的处罚偏重的规定处罚。

1982刑法第134条

《中华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此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制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此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拓展资料: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层政治上的统治和各阶层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而且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并给予犯罪嫌疑人哪种刑事处分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一般刑法和特别刑法。一般刑法指具有广泛使用效力的刑法,事实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又叫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1967年至1983年之间发生的事件

1967年“一月飓风”引起篡权之风席卷全国,我军先后击毁26架美军飞机,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文化大革命”里的临时权力机构成立。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阻隔的局面终于打破。1979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对越南自卫还击战。

1982年12月哪次大会通过新刑法

1982年12月,我国全国代表大会第五届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共和国刑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刑法,标志着中国刑法体系的重大变革。新刑法明确了犯罪与刑罚的界线,保障了公民合法权益,加强了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为社会秩序的维护和我国安全的保障提供了法律保障。该刑法的通过对中国法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8年刑法修改是对我国现行刑法的第几次修改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实施,并先后于1996年3月17日第一次调整、2012年3月14日第二次调整、2018年10月26日第三次调整。故2018年刑法修改是第三次修改。

以上就是筑创知产服务网对刑法213条司法解释第二百一十三条的相关介绍

相关推荐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更多朋友!想要关注更多【法律服务】的相关知识,请关注【筑创知产服务网】的最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