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23年民族团结大事记扶贫帮困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踏踏实实,为促进民族团结办实事、好事,获得了各族干部的爱戴和称赞。在开展“结亲周”和“民族团结一家亲”住户入户工作上,向亲戚们宣讲十九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我国便民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积极配合组织。1920年5 ...
2023年民族团结大事记
扶贫帮困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踏踏实实,为促进民族团结办实事、好事,获得了各族干部的爱戴和称赞。
在开展“结亲周”和“民族团结一家亲”住户入户工作上,向亲戚们宣讲十九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我国便民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积极配合组织。
1920年5月5日大事记
1、1920年7月14日,我国爆发直皖战争。吴佩孚奔擒段祺瑞无果。皖系段祺瑞战败。
直皖战争,发生在1920年7月14日,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的战争。
当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负责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查”,从法律上来说,直皖战争是一场地方军人抵触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战争结果直系和奉系军阀合作战胜皖系军阀,共同获得北京政权,段祺瑞下台。
2、1920年10月4日,北京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李大钊为负责人。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各地共产主义组织的统称。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初期组织。随后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以及东京、巴黎陆续成立了党的初期组织。这些组织当时名字不一,有共产党、共产党小组、共产党支部等,后通称共产主义小组。
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深入工人群众,宣传马列主义,领导罢工抗争,使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7月23—31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
3、1920年11月,陈独秀主持拟定《中国共产党宣言》。
《中国共产党宣言》是在1920年11月在陈独秀主持下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拟定。宣言的正文分三个部分包括: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共产主义者的目的和阶级斗争的最近状态。是当年接受临时党员的标准,也是全国建党的纲领性文件。
4、1920年11月20日,上海机器工会成立。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第一个工会组织。1920年11月20日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组织在上海成立。成立时会员370人,主要来自造船厂、电灯厂、厚生铁厂和恒丰纱厂等工厂的工人。11月21日召开成立大会,李中任主席。孙中山、陈独秀、欧阳桂生、倪文富等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说。
该会的宗旨是:团结全体工人、争取改进工人地位、提升人工生活;反对老乡、帮口观念,培养工人的阶级意识,倡导丁人团结互助;排除资本家和政客的影响。陈独秀、杨明斋被邀请为名誉会员,陈独秀还被选为经募处主任。
出版通俗刊物——《机器工人》。该会对促进上海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25年5月变成上海总工会下级成员。
5、1920年夏秋之际,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1920年夏秋之际,王尽美、邓恩铭在济南齐鲁书社的读书活动中,认识了一批憧憬共产主义的青年学生,秘密成立了“康米尼斯特学会”(即共产主义学会),专门收集和研究共产主义的书籍和理论。
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活动有:一是通过励新学会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进步青年。二是触碰工人,协助建立工会组织。三是出版《济南劳动周刊》等。
1880年代世界大事
1880年大事记
6月——凯利等人被警方包围在维多利亚格兰卢旺镇,全镇60多人被押入旅馆做人质。在这儿,凯利口授了一封7000多字的长信。信里,他历数法律的不公、被“逼上梁山”的经过、要向政府复仇等。这封信引起了巨大的震惊,对老百姓和对政府的冲击都很大。奈德·凯利是澳大利亚19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侠匪,曾让英国殖民政府四处奔波,变成“罗宾汉”一样的人物,他的故事曾被数次拍成电影。
2009代表性大事件
1月1日——土耳其央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新货币“土耳其里拉”,以取代原先的“新里拉”。
1月1日——法国总统府宣布,参加欧盟联合打击强盗“阿塔兰特”军事行动的法国海军在亚丁湾挫败一起强盗行动,并抓捕8名强盗。
1月2日——斯里兰卡军方宣布,政府军当日已攻进反政府武装猛虎组织的大本营基利诺奇。
1月3日——以色列国防军大批地面部队开进加沙地带,以军开始对加沙发动路面攻击,加沙冲突升级。
1936年中国大事记
1、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老蒋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党中央和周总理主导下,以老蒋接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观点而和平谈判。
西安事变的和平谈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迈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36年1月1日,老蒋在中央电台元旦演说辞中,阐述了新生活运动的意义以后,又强调了“大家务必从今天开始特别努力来做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反映了两种运动相互关系。6月3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总章颁布。
这场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与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因此,这是一场较为全面、比较彻底的经济建设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有着深刻影响。这一切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和人民心愿。
?3、《五五宪法》颁布:
五五宪草全称《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因发表于1936年5月5日,故称。抗日战争前夕,全国人民普遍要求团结、民主、抗日,国民党政府被迫结束“训政”,再谈“还政于民”的老调,并袭用资产阶级民主词句,制成这部宪法草案。共8章,148条。
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尽管也规定人民享有言论、出版、聚会、结社的民主自由,但同时又规定能够“法律限定”的名义给予夺走。这部宪法草案是国民党中央在1932年12月开始筹划宪政活动的实际成果。
?4、鲁迅去世: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布《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主席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5、七君子事件:
1936年5月31日,马相伯﹑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章乃器等人在上海宣布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布宣言,通过《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向全国各党各派建议:立即停止军事冲突,释放政治犯,各党各派立即派遣正式代表谈判,制定共同救国纲领,建立一个统一的抗日政权等。
当时选举了马相伯、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史良、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陶行知等人担任执行委员。
以上就是筑创知产服务网对2023年民族团结大事记的相关介绍
相关推荐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更多朋友!想要关注更多【法律服务】的相关知识,请关注【筑创知产服务网】的最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