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刑法修正时间一、自1997年新《刑法》生效后,我国已对此进行了九次调整。分别是:1、1999年的刑法修正案(一);2、2001年的刑法修正案(二)(三);3、2002年的刑法修正案(四);4、2005年的刑法修正案(五);5、2006年的刑法修正案(六);6、2009年的刑法 ...
刑法修正时间
一、自1997年新《刑法》生效后,我国已对此进行了九次调整。分别是:
1、1999年的刑法修正案(一);
2、2001年的刑法修正案(二)(三);
3、2002年的刑法修正案(四);
4、2005年的刑法修正案(五);
5、2006年的刑法修正案(六);
6、2009年的刑法修正案(七);
7、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
8、2015年的刑法修正案(九)。
二、备受瞩目的刑法修正案(九)已于2015年8月29下午三点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2006年诈骗罪量刑标准
一、诈骗罪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极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诈骗罪的数额标准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属于数额极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公司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是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要素,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洪、优抚、救助、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导致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量刑的;
(8)导致受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它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对共同诈骗犯罪,应该以侵权人参加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违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2006年刑法修正案对受贿罪的量刑
对受贿罪的量刑按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贪污罪处罚。
1.数额较大或者有其它偏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数额极大或者有其它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它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与人民利益收到特别巨大损失的,保留使用死罪。
2023年刑法有修改吗
目前有关部门尚未公布2023年刑法是否有修改。中国的法律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相关法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也会不断进行修改和更新。因此,在未来可能会出现2023年刑法的修改,但具体会不会修改以及修改内容怎样则需要等相关部门的通知和公布。
2006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部门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防碍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三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明确的,适用《中华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殊规定的外,适用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殊规定的外,适用本法。
第五条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特性、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与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力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安定,维护社会稳定。
第七条国务院公安机关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机关规定。
第八条违反治安管理的举动对别人造成损害的,侵权人或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聚众斗殴或是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能够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部门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侵权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二章处罚的种类和适用
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类型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注销公安部门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能够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是驱逐出境。
第十一条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赌具、赌资,吸入、注入毒品的用品以及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应当收缴,按规定处理。
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追讨退回被侵害人;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公开拍卖或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可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第十三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可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与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第十四条盲人或是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第十五条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是对别人的人身、资产或是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用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第十六条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各自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第十七条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各自处罚。
唆使、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其唆使、胁迫、诱骗的举动处罚。
第十八条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本法的规定处罚。其他法律、行政规章对同一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依照其规定处罚。
第十九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缓解处罚或是不予处罚: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清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获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是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有立功表现的。
第二十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有较严重后果的;
(二)唆使、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者、证人打击报复的;
(四)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以上就是筑创知产服务网对2023年刑法有修改吗的相关介绍
相关推荐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更多朋友!想要关注更多【法律服务】的相关知识,请关注【筑创知产服务网】的最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