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创知产服务网,专业的全方位行业服务平台

事故伤残等级1

简介:事故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1-10级事故伤残赔偿标准具体如下:1、一级伤残:(一)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的帮助或使用专门的设施,否则生活就无法维持;(2)意识消失;(3)卧床的活动受到限制;(4)完全丧失劳 ...

事故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1-10级事故伤残赔偿标准具体如下:

  1、一级伤残:

(一)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的帮助或使用专门的设施,否则生活就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卧床的活动受到限制;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二级伤残: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协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子;

(3)不能工作;

(4)人际交往极其困难。

  3、三级伤残:

(1)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要经常监控;

(2)各种活动仅限于室内活动;

(3)职业明显受限;

(4)人际交往困难。

  4、四级伤残:

(1)J搭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职业类型有限;

(4)人际交往受到严重限制。

  5、五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有限,偶尔需要监控;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就近活动;

(3)工作需要明显减少;

(4)缺乏人际交往。

  6、六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有限,但可以部分偿还,条件需要帮助;

(2)减少各种活动;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人际交往狭窄。

  7、七级伤残:

(1)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短期活动不受限制,长期活动不受限制;

(3)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减少人际交往。

  8、八级伤残:

(1)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有限;

(2)长距离流动有限;兄弟高;

(3)间歇工作;

(4)人际交往受到限制。

  9、九级伤残:

(1)大部分日常活动能力有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大部分社交能力都是有限的。

  10、十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有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明显下降;

(3)人际交往能力部分有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无过失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公司可以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或者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额外工资后终止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因工伤或非因工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时不能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也不能从氏尘中取出;

(二)工人不能胜任工作,通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1-10的赔偿标准是:

  一级残疾:我的工资×27;

  二级残疾:我的工资×25;

  三级残疾:我的工资×23;

  四级残疾:我的工资×21;

  五级残疾:我的工资×18;

  六级残疾:我的工资×16;

  七级残疾:我的工资×13;

  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

  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

  十级残疾:我的工资×7

  一级残疾是上一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20年再乘以100%。二级残疾乘以90%,以此类推,九级残疾乘以20%,十级残疾乘以10%。

  一、一至四级工伤残疾赔偿标准(注:一至四级残疾单位不能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员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1)工伤保险基金根据残疾程度支付一次性残疾补贴。标准是:一级残疾为27个月的工资,二级残疾为25个月的工资,三级残疾是我23个月的工资,四级残疾是我21个月的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每月支付残疾津贴。标准为:一级残疾为我工资的90%,二级残疾为我工资的85%,三级残疾为我工资的80%,四级残疾为我工资的75%。残疾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止发放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残疾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止发放残疾津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残疾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员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应当以伤残津贴为基础,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二、五级至十级工伤残疾赔偿标准

  1、员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五、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按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18个月,六级伤残16个月;

  (二)与用人单位保持劳务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的工作。难以分配工作的,用人单位每月给予残疾津贴。标准为:五级残疾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残疾为本人工资的60%,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残疾津贴的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补足差额。

  经销消除工伤的员工本人提出,员工可以终止或终止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基金应当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一次性残疾就业补助的具体标准。

  2、员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七级至十级残疾的,享受以下待遇:

(1)工伤保险基金按残疾等级支付一次性残疾补贴。标准为:7级残疾为13个月的工资,8级残疾为11个月的工资,9级残疾为9个月的工资,10级残疾为7个月的工资;

  (二)劳动、聘任合同到期停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终止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残疾就业补助。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一次性残疾就业补助的具体标准。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员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一级至四级亏损州知残的,应当保持劳动关系,退出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按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贴。标准是:一级伤残是27个月的工资,二级伤残是25个月的工资,三级伤残是23个月的工资。四级残疾是我21个月的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每月支付残疾津贴。标准为:一级残疾为我工资的90%,二级残疾为我工资的85%,三级残疾为我工资的80%,四级残疾为我工资的75%。残疾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止发放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残疾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止发放残疾津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残疾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员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应当以伤残津贴为基础,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员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用人单位和员工个人应当以残疾津贴为基础,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六条员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五、六级残疾的,享受下列待遇:

(一)按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18个月,六级伤残16个月;

(二)与用人单位保持劳务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的工作。难以分配工作的,用人单位每月给予残疾津贴。标准为:五级残疾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残疾为本人工资的60%,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残疾津贴的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职工可以终止或终止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基金应当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残疾就业补助。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一次性残疾就业补助的具体标准。

  第三十七条员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七级至十级残疾的,享受下列待遇:

(1)工伤保险基金按残疾等级支付一次性残疾补贴。标准为:7级残疾为13个月的工资,8级残疾为11个月的工资,9级残疾为9个月的工资,10级残疾为7个月的工资;

(二)劳动、聘任合同到期停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终止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残疾就业补助。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一次性残疾就业补助的具体标准。

  2020年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残疾等级鉴定标准为:

  一级伤残:

  一、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的帮助或使用专门的设施,否则生活就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受限,卧床森数旁;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一级残疾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20年再乘以100%。

  一级残疾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20年再乘以100%。

  二级伤残:

  1.日常生活需要任何人的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子上的活动;

  三、不能工作;

  4.人际交往极其困难。

  二级残疾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20年再乘以90%。

  三级伤残:

  1.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要经常监控;

  2.各种活动仅限于室内活动;

  三、职业明显受限;

  4.人际交往困难。

  三级残疾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20年再乘以80%。

  四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职业类型有限;

  4.人际交往受到严重限制。

  四级残疾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20年再乘以70%。

  五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有限,偶尔需要监控;

  2.各种活动仅限于就近活动;

  3.工作需要明显减少;

  4.缺乏人际交往。

  五级残疾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20年再乘以60%.

  六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有限,但可以部分偿还,条件需要帮助;

  2.减少各种活动;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人际交往狭窄。

  六级残疾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20年再乘以50%。

  七级残疾毕首:

  1.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短期活动不受限制,长期活动有限;

  3.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减少人际交往。

  七级残疾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20年再乘以40%.

  八级伤残:

  1.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能力部分有限;

  2.长距离流动受限;

  3.间歇工作;

  4.人际交往受到限制。

  八级残疾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20年再乘以30%。

  九级伤残:

  1.大部分日常活动能力有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大部分社交能力都是有限的。

  九级残疾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20年再乘以20%。

  十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有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明显下降;

3.社交能力部分有限

十级残疾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20年再乘以10%。

[法律依据]

《人身伤害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残疾赔偿金按照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残疾确定之日起二十年计算。但60岁以上的,年龄每多一岁减少一年;75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工资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程度较轻,但职业障碍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适当调整伤残赔偿金。

以上就是筑创知产服务网对事故伤残等级1的相关介绍

相关推荐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更多朋友!想要关注更多【法律服务】的相关知识,请关注【筑创知产服务网】的最新知识!